多一些耐心 多一些支持
随着强制垃圾分类的实施,对于垃圾处置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,如干湿垃圾分类后,一些地方的终端处理能力还欠缺,尤其是湿垃圾处理能力不足,一些地方没有有害垃圾处理点,一些地方因配套没跟上,导致混装混运。对此,有些人士开始对垃圾分类是否必要产生质疑。
垃圾分类事虽小,承载的意义却不小,对于降低垃圾处置成本、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。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,我们不能因为在推行垃圾分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,就对垃圾分类进行否定。
事实上,垃圾分类看似一件小事,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,包括收集、投放、运输、处理等多个环节,无论是分类的标准、垃圾的收贮,还是处理的工艺等,任何环节出纰漏,都可能影响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,消解人们的参与热情。难题很多,困难也不少。垃圾分类倡导了多年而进展缓慢,见效不大,也正说明了这件事情的困难程度,因此,在这一过程中,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是可以预见的,我们不应否定或者就此作罢。
继上海实施垃圾强制分类之后,根据计划,还有46个重点城市将陆续推进这一工作。近期垃圾分类产生的一些问题也正好给其他城市“提个醒”:垃圾分类的一些相关工作还不够完善,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。光有强制的分类还不够,还需要提高末端处理能力,畅通垃圾分类的处理脉络,保证垃圾分类处理各个环节无缝衔接。
垃圾分类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大功告成,在这一过程中,更需要社会公众对垃圾分类的积极参与,少一些焦虑,多一些耐心;少一些质疑,多一些支持,久久为功,只有这样,垃圾分类的新风尚才会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。